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中选用滤色片的波长数较集中或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中选用滤色片的波长数较集中或

  • 欧阳露士欧阳露士
  • 大学
  • 2025-04-13 03:37:14
  • 276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证明建立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由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B、麦克斯韦提出。故C错误.D、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启发,提出了光子说理论,美国物理学家米立肯利用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子的存在.故D错误.故选:A。

下列关于物理学历史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经过
  A

什么是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金属吸收特定频率的光之后激发出电子,发现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二不是连续的,每一份激发出不同金属的电子.每一份能量为hv,v为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关于光电效应的实验,看高中物理课本.不详说普朗克实验一定频率的光子与电子碰撞,使电子获得。

物理题目
  以下是一些物理题目示例:关于电流和电荷量的计算:Q=It=0.4A5s=2C2\1.6×10^19=3.2×10^19个。关于光电效应的题目:图a中,分别用频。可以推导出普朗克常量的计算式。关于氢原子能级跃迁的题目:图b中,一个氢原子吸收能量从基态向n=3的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吸收3种不同。

普朗克常数是怎么得来的
  peagon秀才二级,那个叫玻耳兹曼常量。1900年普朗克首先猜出一个关于黑体辐射的公式,跟实验符合的很好。接下来,他利用统计物理学的原。解释了包括光电效应,固体比热等一系列实验,光量子的能量跟频率有一个关系,E=hv,这里的h正是普朗克常数。1913年,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的模型。

测定普朗克常数的方法
  从而得到普朗克常数,1916年密立根就是根据他自己测得的元电荷电量和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计算出普朗克常数为:与现代公认的值相比误差为0.99%。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的优点是实验装置以及表达式简单实验数据容易处理,因此是大学物理实验中测普朗克常数的方法;缺点是由于。

普朗克常数测定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普朗克常数的测定方法有光电效应法、X射线连续谱短波限法、电子衍射法等。普胡带朗克常数记为h,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于hν,ν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为一常量,叫为普朗克常数。在。

密里根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主要思想
  即光电效应方程。但当时的条件看,直接通过实验精确测量光电流以验证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相当困难,直到1915年,美国物理学家密里根才通过自己制作的一套考虑周到、极其精巧的装置完成了实验,证实了光电效应方程,并推算出普朗克常量h的值。1916年,密里根通过进一步验证核。

物理题目
  以下是一些物理题目示例:光电效应:图a中,分别用频率为1v和2v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电流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使微安表示数恰好为零,分别读出电压表对应的示数1U和2U,已知电子电量为e,可以推导出普朗克常量的计算式。氢原子能级跃迁:图b中,一个氢原子吸收能。

普朗克常数是怎么得来的
  peagon秀才二级,那个叫玻耳兹曼常量。1900年普朗克首先猜出一个关于黑体辐射的公式,跟实验符合的很好。接下来,他利用统计物理学的原。解释了包括光电效应,固体比热等一系列实验,光量子的能量跟频率有一个关系,E=hv,这里的h正是普朗克常数。1913年,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的模型。